切换到手机版e京网>社区>潮汕人物

清末南洋书法名家许其琛“双解元”称号由来及其遗笔探秘 | 潮人故事

阮步兵
阮步兵 达人
2019-10-11 10:5745.6万 阅读 | 评论 2
免责声明:平台用户发布的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所引发的异议及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涉侵权联系本站处理。

 满清末年,澄海南洋许厝村出了一位书法名家,名叫许其琛。


 许其琛,字献廷,生卒年份不详。民间盛传他是“双解元”,听着来头不小,到底是什么意思?


 古代科举,乡试第一名称“解元”。既然是第一名了,为何还有“双”呢?难道考了全省第一不去当官,来年再考一次?开什么玩笑,就算你愿意,皇帝都不答应。


许氏家庙照壁


 只有一种可能——文举、武举都考第一。历史上唯一获此殊荣的牛人是明末大将熊廷弼(虽然不是同一年考取)。熊廷弼的确文才武略,一时无双,连金庸的武侠小说《碧血剑》都不吝让他客串,可惜受奸人所害,死于非命,此是话外。


 许其琛一生写字教书,未曾听闻他习武,考武举并不现实。


 那么文举呢?


 查阅史书县志,发现许其琛之名不载于历代解元花名册,不禁让人疑惑:难道这位潮汕老乡是个冒牌货?


许氏家庙


 带着这个疑问,我走访了许厝村的许氏家庙。理事一边解释“双解元”的说法,一边指着一摞资料,让我自己翻阅。果然从《欣赏许其琛祠联及轶闻》、《双解元许其琛轶闻》等文章中找到了答案。


 综合二文,“双解元”的传说是这样的:光绪二年(1876年),许其琛的确参加了乡试,并且缴了头卷。考官是当朝的大学士,拿着卷子一看,文章写得好也就罢了,字也写得那么好,还让不让人活!考官看得爱不释手,一激动便把卷子藏于袖中,想着定为第一名。谁知考务繁忙,竟然把这事给忘了!等到放榜一看,这届考生不得了,89名考生有88人中举,惟独许其琛榜上无名。这时候考官才想起试卷的事,觉得对不起许其琛,心生愧疚,便奏明圣上。皇帝听闻后将信将疑,谁知道会不会是考官徇私舞弊的把戏?又不肯埋没人才,最后决定让许其琛补考殿试,也不知道这次公务员面试许其琛有没有找关系,反正皇帝很满意,将他补录为举人,并赐举人服饰。因为是补录,原本的“第一名”,只能屈居倒数第一的“八十九名”了。乡人可不甘心,依然认为他是心目中的“第一名”,而且是考了两次的“第一名”,那不就是“双解元”了吗?


 按此说法,解元是虚,举人为实。


 传说当然少不了夸大修饰的成分,要证明他是举人一事还需要证据。


 今许氏家庙惇伦堂左侧悬挂一块醒目的牌匾(仿制品,据说原匾藏于家中),上书“殿元”二字,红底金字,睁大眼睛细看,牌匾右侧写着:


 “头品顶戴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广东、广西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硕勇巴图鲁刘坤一,

 监临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广东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张光栋         为”



 一看这头衔比《权力的游戏》里的龙母还长,就知道不是一般的人物。湘军宿将刘坤一可是清朝末期首屈一指的重臣,来自陆丰甲子的张光栋算是半个老乡,有这两位牛人背书,这个举人应该假不了。


 再看牌匾的左侧写着:“光绪二年丙子科中试第八十九名举人许其琛立”,从这个落款来看,许其琛本人虽然谦虚低调称自己是“第八十九名”,“举人”之名却是有理有据。在封建王朝,未中举的读书人断不敢妄称自己是举人。



 光绪乙亥年(1899年),许氏宗亲在郡城修建五邑(潮、澄、饶、揭、普)许氏绍忠堂,许其琛撰写联文:


“奉州世祖先,伯叔以升堂,情同殷於,报本追远;

萃五邑士庶,搢绅而在庙,志并功乎,睦族敬宗。”


 祠联恭敬工整自然不必多说,值得注意的是其落款“拣选知县丙子科举人裔孙其琛敬撰”,除了公开写明自己的“举人”身份外,前面还加了“拣选知县”四个字。“清初制度,凡举人三科不中者,准予铨补知县,一科不中者可就教职,以州学正、县教谕录用,称为拣选。”后来候补人数越来越多,到乾隆年间已经名存实亡,到了光绪年间,就是个荣誉称号罢了。


 一块牌匾和一副楹联,两座祠堂的两个物证,证明了许其琛起码是个举人。“拣选知县”说明许其琛科举止于举人,并未晋升,据传他曾在宗师(即考官)幕府做事,后来见官场腐败,选择回乡设馆讲学,于莲阳济川桥边建“晚香金馆”。


 与仕途相比,许其琛书名要大得多,据说在宗师幕府做事时,宗师也颇具书名,奈何求字的人太多,后多由其代笔。可惜其作品于破四旧期间损失殆尽,《双解元许其琛轶闻》称“现尚保存者,唯莲阳关帝庙之匾额‘武庙’及尼姑庵门额‘水月禅院’,二处而已。”事实可能不止。


 关帝庙位于今莲下槐东汛城,相传为清初广东潮州总兵许龙所建。“武庙”二字纵向书写,厚重威严,气势磅礴,颇显关爷义薄云天的气概,右侧是书写时间“光绪戊子冬月”,即光绪十四年(1888年),左侧落款“治子许其琛敬书”。传说“武庙”二字许其琛写了很多次,皆不满意,后来从废弃稿中挑了一张,反而觉得合适。


关帝庙


 清末民初,广东民间有多个版本的《关帝桃园明圣经》彩印本流传,说明其时关公崇拜十分流行。其中“版存粤东省福禄街天宝楼”(当时“粤东”指广东)的版本,部分篇章书页左侧写有“许其琛书”字样,从落款行笔来看,应为许氏笔迹。出版时间与武庙题匾时间接近,而且都与关公崇拜有关,两件事是否存在关联就不得而知了。


以上二图来自网络


 水月禅院位于槐东箭场,武庙北侧一二十米之处,原是尼姑庵,今荒废。当地老人称先前供奉“女妈”(妈祖)与“十身八角菩萨”(“角”读【居约】,转述读音,未晓正确写法),大约五六十年代,主持禅院的老尼圆寂后,后继无人,庵内神像由众尼姑诵经后焚化,遂空置。后来分与乡人作为民居,剩大门连前部,日久失修显得老旧,外观与普通老厝无异,如无熟人带路难以找到。门匾“水月禅院”四字为阳文楷书,已经有所损蚀,加之没有着色,模糊不清,但仍然可以看出其运笔柔顺和畅,文雅秀润,观其脱落残迹,竟有寂灭之感。左侧竖排落款“许其琛书”,为阴文。


水月禅院


 除此之外,今溪南镇埭头村仙公宫“紫府”匾额也是许举人所题。据说许其琛晚年曾于埭头人家尾治祖家塾教书,后来埭头建仙公宫时请其题写门匾也就顺理成章了。门匾“紫府”二字以行书写就,迅笔疾书,飘逸潇洒,刚好衬托鬼谷子的道骨仙风,今重拓后悬挂于蓬莱公园紫府大殿,而旧匾仍存于旧宫门上。有传此匾背面“河润百里”四字也为其题写,我暂时没找到证据,不敢断言。


埭头仙公宫


参考资料:

《欣赏许其琛祠联及轶闻》

王永豪:《双解元许其琛轶闻》

蔡炫辉《双解元“许其琛”》

文章已于2019-10-13被修改

阮步兵 阮步兵生活
达人介绍:乡土情怀,潮菜文化研究者查看更多达人文章
全部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您还没有登录,或者登录超时,请点此登录后再参与发表。  忘记密码?